
小时候,我们家唯一值钱的家当就是一台收音机。它外观长方形,通身翠绿色,看上去小巧玲珑,非常漂亮。这台收音机在家中享有尊贵地位,一直被摆在最显眼位置。
每天闲暇时分,父亲都要打开收音机收听广播。当时收听广播特别流行,电台节目也是丰富多彩,除了新闻播报、小说连播、曲艺节目,还有文学欣赏、广播剧、每周一歌等栏目。不仅节目种类多,栏目质量也很高,广播就如同丰盈的精神食粮,不仅听起来感觉特别过瘾,还能让人从中获取知识,开阔眼界。那时农村还不富裕,有收音机的人家屈指可数,为了方便邻右舍也能听到广播,每次父亲都会把音量开到最大。邻居们经常会说:“每天听着你们家广播,感觉长了不少知识!”
我是收音机忠实“铁粉”,每天听广播成了我的精神寄托和情感向往。“嗒嘀嗒、嗒嘀嗒、嗒嘀嗒—嗒—嘀—,小朋友,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!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《小喇叭》,曾是我童年最喜欢的节目。每天坐在收音机旁,静候叔叔、阿姨们讲诉各种故事、童谣和儿歌,不但增长了知识,启蒙了我幼小心灵,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善美,那些是假恶丑。
在精彩纷呈的节目中,最让我痴迷的是评书连播。田连元的《水浒传》《小八义》,单田芳的《白眉大侠》《三侠五义》,袁阔成播诵的《三国演义》《水泊梁山》;刘兰芳播诵的《岳飞传》《杨家将》;孙敬修播诵的《西游记》;王刚播诵的《夜幕下的哈尔滨》等等,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,英雄豪杰的壮志豪情,每次都让我意犹未尽,期待着下回分解。
小小收音机,如同一位良师益友,伴我一路同行。参军入伍后,我依然每天坚持听广播。不知道多少次,结束一天艰苦的训练,熄灯后我躺在床上悄悄带上耳塞,在广播声中我疲惫的身躯得到放松,思乡念家的心灵得到慰藉,收音机丰盈了我的军旅生活,伴我在军营成长。每当战友看到我有滋有味地收听广播,就会疑惑地问:“你怎么对收音机这么痴迷,这东西有啥好听的?”每次我都会笑而不语,因为对于一个从小听着广播长大的人,积淀在收音机中的情感常人根本无法体会。
如今,随着社会发展进步,电脑和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,收音机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,只有偶尔乘坐出租车时才能听到曾经熟悉的广播声。不管科技如何日新月异,世事如何斗转星移,都割不断我与收音机的情缘。如今每天我依然会通过“蜻蜓FM、叮咚FM电台”等具有收音机功能的APP,收听各类电台节目。收音机如汩汩流淌的泉水,每天滋润着我的心田。
我与收音机有不解的情缘,收听广播已融入我的生活,它将会始终与我相依相伴,永不分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