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播发烧网欢迎您!
广播发烧网
广播发烧友网站
玩机交流
故事

老底子上海人的自给自足——打毛衣、组装收音机、做鞋子

作者:陈利根 日期:2023-02-22 人气:1772 来源:守白艺术 添加:5BCL.com 

50后、60后这一拨上海人,都是从计划经济的物资短缺中走过来的。除了各种票证给人刻骨铭心的记忆之外,由于商品的匮乏和生活的拮据,人们各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,同样令人难忘。

今天,我们就一起回顾当年的上海人,如何用极为有限的资源创造出多彩的生活,如何在生活的艰难中寻找到生命的乐趣。

一、打毛衣

打毛衣是最普遍的自给自足的方式。

用新毛线打毛衣是许多女人的最爱:新毛线色泽鲜艳,手感柔软,织好的毛衣更是赏心悦目。但新毛线是很贵的,这种机会不是很多。更多的情况是:旧毛衣脏了、有破洞了,或者是孩子长身体了,穿不下了,这就需要把旧毛衣拆了,清洗后重新再织。拆毛衣通常需要两个人合作:一个人负责把毛衣拆成毛线,另一人找一个凳子,把凳子腿朝上倒放,把拆开的毛线绕在凳子的四条腿上。这样绕成的“线圈”,很容易清洗,也很容易晾晒。

重新编织毛衣,往往会产生各种问题:孩子长个了,重新打毛衣旧毛线就不够了;旧毛衣穿的时间久了,纤维强度就下降了,重新打好的毛衣会容易断线。精明的上海人很有办法,他们把工厂里作为劳防用品的纱手套省下来,然后拆了,和绒线并在一起进行编织。这样,既增加了绒线的量,又增加了绒线的强度,一举两得。爱美的上海女人还能利用蓝手套和白手套的色彩搭配,编织出漂亮的图案。

当然,掺杂了纱线的毛衣,它的保暖性能和手感肯定要差很多。不过,能让一件破旧的毛衣,焕发出新的、美丽的生命,这真是上海人的勤劳之功和智慧之光。

二、组装收音机

当年,收音机可谓是奢侈品。当时的收音机分为两类:一类是电子管的,称为“无线电”;另一类是晶体管的,称为“半导体”。那时,一台“七管”(就是有七个三极管)的半导体得一百多元,而人们的工资才36元,其“奢侈”程度可见一斑。

我家曾经有一台老掉牙“无线电”,但许多年来一直作为废品扔在角落里。大哥读高中后,满怀希望地把它从角落里翻出来,勇敢地插上电。随着着电子管慢慢地变红,亮了起来,我们弟弟妹妹的眼睛也都亮了起来。但很遗憾,大哥捣鼓了半天,奇迹没有产生。“无线电”是没戏了,大哥想组装“半导体”。那时,在虬江路有淘旧货一条街,什么电阻、电容,三极管、二极管,应有尽有,甚至还有自制电路板的铜皮板子和三氯化铁的溶液。可是,组装半导体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,这些二手的电子产品的花费对一名学生来说是很有压力的。

最后,大哥决定弄一个“矿石机”。矿石收音机是最简单的一种收音机,它甚至不用电源,直接靠无线电波的能量驱动耳机。既然是最简单,花费也最低。大哥买来了矿石等几个简单的元件,再买一个耳机,很快,矿石机组装完成。经过仔细调试,终于,收到了广播电台的节目。美中不足的是,这个矿石机只能收到一个节目,但这丝毫不影响兄弟姐妹们兴奋的心情——这是我们兄弟姐妹第一“台”收音机,能收到节目的收音机。

但很快,我们发现了一个大问题:矿石机只能用耳机听,也就是只能一个人听,这是很煞风景的。但这个难不倒我们聪明的大哥,他拿了一个搪瓷碗,把耳机放在碗里,神奇的一幕发生了:耳机里微弱的声音,经过搪瓷碗的共振,居然得到了放大。此时,几个耳朵紧贴在一个搪瓷碗上,兄弟姐妹在同一首歌中,实现了同一个梦想。

三、做鞋子

现在的孩子们买一双鞋子,那是稀松平常的事情。但在当年,一双最便宜的皮鞋是7元6角5分,简称765皮鞋。在36元工资的年代,一双765皮鞋,是一笔不菲开支,所以,许多家庭,包括我们家,都是自己做鞋子的。在所有上海人的自给自足活动中,做鞋子,是我参与度最深入的一项工作。

我们兄弟姐妹五个。当年我们还小,又调皮,是很费鞋的。母亲是小学老师,每年暑假,她都会组织儿女们做鞋子。

鞋子主要由鞋面和鞋底组成。

纳鞋底是一个功夫活,不用等到暑假,平时有空就得纳上一阵子,上海人谓之“切鞋底爿”。孩子们小的时候,这活都是母亲干的。后来孩子们渐渐长大,这活逐渐由我们男孩接管,因为纳鞋底是个力气活。母亲把旧布头准备好后,就开始铺鞋底。上下两层必须是完整的,最好是质量上乘的布,这是鞋底牢固的硬件要求。中间的布要求可以放宽,也可以拼接,一层一层地铺好,即所谓的“千层底”。当然,千层没有,不过几十层还是有的。母亲铺好鞋底,用普通的缝衣线(不是那种粗的鞋底线)把铺好的鞋底初步固定住,然后交给儿子们“切鞋底爿”。

我二哥纳鞋底的功夫非常了得,从外到里,一圈一圈的,针脚均匀而细密,每一针抽拉得非常用劲,纳出来的鞋底硬邦邦的,强度绝对一流。我在二哥的辅导带领下,水平也有长足的进步。总之,我们都成了母亲做鞋子的好帮手。

鞋底是需要打掌的,就是在鞋底钉上橡胶皮,这样才能让鞋子更耐穿。钉鞋掌需要动榔头、铁块啥的,也是力气活,我们兄弟当然是当仁不让。

在鞋底下垫一块带平面的铁块,鞋底平放在铁块上,把裁剪好的橡胶皮钉上,前掌后掌各一块。有专用的掌钉,钉身带刃,当钉子穿过鞋底碰上铁块,在榔头的敲击下,会自动弯曲,像钩子一样钩住鞋底,所以非常牢固。

如果说纳鞋底是一场持久战,那做鞋面就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歼灭战,一般在一天内完成。

和纳鞋底一样,做鞋面也得准备好许多旧布头,鞋面也是由旧布头一层一层铺就而成。当然,层数要少很多,一般约五、六层。

开工的那天早上,我们先把灶披间当操作台的木板卸下来,清洗干净。然后煮一锅很稀的浆糊。所有的旧布头都预先泡在水里,和纳鞋底一样,第一层布尽量是完整的,并且质量应该是上乘的。第一层布湿漉漉地铺上木板,然后刮上浆糊,铺上第二层;再刮上浆糊,铺上第三层……

中间几层对旧布头的要求可以放宽,拼接啥的也可以。五、六层之后,就可以放最后一层了。这最后一层就是鞋面最外面的一层,那是鞋子的面子。男孩的鞋面常常是黑色的,女孩的鞋面可以是格子的、条子的,颜色也漂亮。这最外面一层,常常是精心挑选,特意购买的新布。

铺好鞋面布,把木板拿到太阳底下晒干。一般到傍晚,整张鞋面布就基本干了,也成型了,可以从木板上揭下。如果没有干透,也没事,第二天可以接着晒。

我家人口多,一块木板会不够。不过没关系的,当时邻里间关系都不错,可以跟别人家借搓衣板,也能当木板用。

记得有用硬纸板做的样板(有各种鞋号的),整张鞋面布上,按照样板用粉饼描画一双双鞋面。位置安排很重要,好的布置可以让一块鞋面布画上更多的鞋面。裁剪之后,还得滚边,这样,鞋面就算完成了。

鞋底也得精加工,在上面铺一两层绒布,让脚踩上去舒服。

最后,把鞋面和鞋底用粗的鞋底线缝在一起,也称为“上鞋帮”。这是整个做鞋子流程中难度最大,要求最高的工序。这个技术活,都是由母亲亲自完成的。后来,我姐姐也学会了。这个活,既需要纳鞋底的力气,又需要做裁缝的灵气。母亲上的鞋帮,针脚均匀、绵密,既牢固,又美观。鞋子穿在脚上,既舒服,又轻便。

当年,上海人练就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技能,还有不少,比如:自己做裁缝、自己打家具,等等。相信许多老上海人还有更多更深刻的记忆。

今天我们的怀旧,不是留恋当年的生活,而是赞美当年上海人的勤劳、坚韧和智慧。希望上海人的这种优秀的品格,能够被我们的晚辈所继承,能够被我们的新上海人所继承,希望他们能更为从容地面对生活的挑战。

当然,我们相信,明天会更好。

0
0
标签: 收音机
相关内容
付款方式
×